《望岳》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全詩以雄渾的筆觸描繪了泰山的巍峨壯麗,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豪情壯志。以下是《望岳》的注音版原文,便于初學者或語文學習者更好地理解與朗讀。
望岳
作者:杜甫
拼音標注:
岱宗夫如何?
Dài zōng fū rú hé?
齊魯青未了。
Lǔ qí qīng wèi le.
造化鐘神秀,
Zào huà zhōng shén xiù,
陰陽割昏曉。
Yīn yáng gē hūn xiǎo.
蕩胸生曾云,
Dàng xiōng shēng céng yún,
決眥入歸鳥。
Jué zì rù guī niǎo.
會當凌絕頂,
Huì dāng líng jué dǐng,
一覽眾山小。
Yī lǎn zhòng shān xiǎo.
詩歌賞析:
這首詩寫于杜甫青年時期,當時他游歷山東,登上了五岳之首——泰山。全詩通過對泰山高聳入云、氣勢磅礴的描寫,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敬畏之情,也寄托了他遠大的抱負與理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全詩的高潮,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群山,它們都會顯得渺小?!边@句詩不僅表達了詩人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精神,也體現(xiàn)了他胸懷天下的豪情。
注音說明:
- 岱(dài):指泰山。
- 宗(zōng):尊崇的意思,這里指泰山為五岳之首。
- 齊魯(lǔ qí):古代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泛指山東一帶。
- 未了(wèi le):沒有盡頭,形容山色連綿不斷。
- 造化(zào huà):指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量。
- 鐘(zhōng):聚集、集中。
- 神秀(shén xiù):神奇秀麗。
- 陰陽(yīn yáng):指山的南面和北面,因陽光照射不同而形成明暗對比。
- 割(gē):分割,形容山勢高大,將陽光割裂。
- 昏曉(hūn xiǎo):黃昏和清晨,表示時間的變化。
- 蕩胸(dàng xiōng):使胸中充滿激情。
- 曾云(céng yún):層云、云霧。
- 決眥(jué zì):瞪大眼睛,形容專注地看。
- 歸鳥(guī niǎo):歸巢的鳥兒。
- 會當(huì dāng):終將、定要。
- 凌(líng):登上。
- 絕頂(jué dǐng):最高處。
- 一覽(yī lǎn):一眼望去。
- 眾山?。▃hòng shān xiǎo):群山都顯得渺小。
總結:
《望岳》不僅是杜甫早期作品中的精品,也是中國古典詩歌中描寫自然風光的經(jīng)典之作。通過注音版的形式,讀者可以更準確地掌握詩詞的發(fā)音與節(jié)奏,從而更好地體會其意境與情感。無論是作為語文學習資料,還是文學欣賞,這首詩都具有極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