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不爛子”是山西民間一種非常有特色的傳統(tǒng)小吃,因其口感筋道、耐嚼,吃起來越嚼越香,所以得名“炒不爛子”。它不僅是一道家常菜,更是許多山西人童年記憶中的一部分。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正宗的山西炒不爛子的做法,讓你在家也能做出地道的味道。
一、食材準備
- 面粉:500克(建議使用中筋面粉)
- 豬肉末:200克(肥瘦比例3:7為佳)
- 青椒:1個(切絲)
- 胡蘿卜:半根(切絲)
- 洋蔥:半個(切絲)
- 大蒜:3瓣(切末)
- 生姜:一小塊(切末)
- 生抽:2勺
- 老抽:1勺
- 料酒:1勺
- 鹽:適量
- 白胡椒粉:少許
- 食用油:適量
- 清水:適量(和面用)
二、制作步驟
1. 和面
將面粉倒入盆中,慢慢加入清水,邊加邊攪拌,直到形成一個光滑的面團。蓋上濕布醒發(fā)約15分鐘,讓面團更柔軟。
2. 搓條、切劑
將醒好的面團搓成長條,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每個約10克左右),然后用手掌輕輕按扁,再搟成薄片,卷起后再次搟平,形成類似餃子皮的形狀。
3. 包餡
取一張搟好的面皮,放入適量的豬肉末,包成小包子狀,邊緣捏緊,防止在炒的時候散開。
4. 炒制
熱鍋涼油,放入適量食用油,油熱后放入包好的“不爛子”,中小火煎至底部微黃,翻面繼續(xù)煎,兩面都金黃后,加入適量清水,蓋上鍋蓋燜煮3分鐘左右,讓內部熟透。
5. 收汁調味
待水分快干時,加入青椒絲、胡蘿卜絲、洋蔥絲,撒入蒜末、姜末,快速翻炒均勻,再加入生抽、老抽、料酒、鹽和白胡椒粉調味,翻炒幾下即可出鍋。
三、小貼士
- 面皮不宜太厚,否則不易熟,影響口感。
- 煎的時候火不能太大,避免外焦里生。
- 可根據(jù)個人口味加入其他蔬菜,如木耳、豆芽等,增加口感層次。
四、結語
山西炒不爛子,看似簡單,但講究的是面皮的筋道和餡料的鮮美。它不僅是山西人的日常美食,也承載著濃厚的地方風味。如果你喜歡嘗試地方特色小吃,不妨動手試試這道傳統(tǒng)美味,感受舌尖上的山西風情。
希望這篇內容能幫你更好地了解“山西炒不爛子”的做法,祝你烹飪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