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翻譯:
相見不容易分別也難,東風(fēng)無力讓百花凋零。
春蠶直到死亡才停止吐絲,蠟燭燃盡后淚水才會干涸。
清晨照鏡子只擔心容顏改變,夜晚吟詩應(yīng)會感到月色清冷。
蓬萊山離這里沒有太遠的距離,希望有青鳥來替我探望你。
賞析:
這首詩以“無題”為名,實際上卻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內(nèi)涵。首句“相見時難別亦難”,點明了詩人對愛情的深深眷戀和離別的痛苦。接下來,“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則進一步渲染了這種悲傷氛圍,東風(fēng)雖有情,卻無法阻止春天的逝去,百花凋零,象征著美好事物的短暫易逝。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全詩最著名的兩句,用比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態(tài)度。春蠶吐絲直至死亡,蠟燭燃燒直至化灰,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詩人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寫照。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yīng)覺月光寒”則從個人的角度出發(fā),描寫了詩人在分別后的孤獨心境。清晨對著鏡子,看到自己容顏漸老,心中充滿憂慮;夜晚吟詩時,感受到月光的寒冷,更增添了幾分凄涼。
最后兩句“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愛人的思念之情。雖然距離不遠,但相見依舊困難重重,于是寄希望于青鳥傳信,傳遞自己的思念與牽掛。
總的來說,《無題》不僅是一首愛情詩,更是李商隱個人情感世界的深刻體現(xiàn)。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詩人將復(fù)雜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這首詩成為了千古流傳的經(jīng)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