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文化的長河中,許多經(jīng)典詩句都蘊含著深厚的情感與哲理。“春蠶到死絲方盡”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它以生動的比喻表達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那么,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呢?
這句詩完整的內(nèi)容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里的“絲”與“思”諧音,象征著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寫春蠶吐絲直至生命終結(jié)的過程,來表達自己對于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無盡思念。而“蠟炬成灰淚始干”則進一步深化了這一情感主題,將蠟燭燃燒至化為灰燼,滴落的燭淚比作人的相思之淚,形象地描繪出一種無法割舍的深情。
這兩句詩不僅表現(xiàn)了個人感情的深刻與真摯,同時也具有普遍意義,可以用來形容那些無私奉獻、默默付出的人們。無論是戀人之間的深情厚誼,還是師長對學(xué)生悉心教導(dǎo)的情懷,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因此,“春蠶到死絲方盡”的下一句正是“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兩句詩因其優(yōu)美的語言和深遠的意境,成為了千古傳頌的經(jīng)典名句,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真摯的感情和高尚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