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戴天是什么意思】“不共戴天”是一個漢語成語,常用于形容仇恨極深,無法和解。這個成語出自古代文獻,具有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色彩,多用于描述人與人之間因重大矛盾或仇恨而產(chǎn)生的對立關(guān)系。
一、成語解釋
詞語 | 含義 |
不共戴天 | 指仇人之間不能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天底下,形容仇恨極深,無法和解。 |
二、成語來源
“不共戴天”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君之惠也,敢不共戴天?!币馑际牵哼@是您的恩惠,我怎么敢不與您同生共死?后來演變?yōu)楸硎境鸷拗辽睿辉概c仇人共存于世的意思。
三、用法與例句
使用場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敵對關(guān)系 | 他與敵人不共戴天,誓死報仇。 |
表達強烈仇恨 | 他們兩家世代不共戴天,互不往來。 |
文學作品中 | 小說中描寫兩人不共戴天,最終以命相搏。 |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類別 | 詞語 |
近義詞 | 刻骨仇恨、勢不兩立、水火不容 |
反義詞 | 和睦相處、化干戈為玉帛、冰釋前嫌 |
五、使用注意
- “不共戴天”多用于書面語,口語中較少使用。
- 常用于描述歷史事件、文學作品或人物之間的深刻矛盾。
- 使用時需根據(jù)語境判斷是否恰當,避免過度夸張。
六、總結(jié)
“不共戴天”是一個表達極端仇恨的成語,源自古代文獻,現(xiàn)多用于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無法調(diào)和的對立關(guān)系。在寫作或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這一成語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文化深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他成語或文化詞匯,歡迎繼續(xù)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