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的成語有哪些】“蟲”在漢語中常用來比喻微小、卑賤或狡猾的人或事物,也常出現(xiàn)在成語中,用來形容各種現(xiàn)象和狀態(tài)。以下是一些與“蟲”相關(guān)的成語,涵蓋不同含義和用法。
一、總結(jié)
在漢語中,“蟲”字常出現(xiàn)在成語中,有些是直接以“蟲”為詞根,有些則是借“蟲”的意象來比喻某種行為或狀態(tài)。這些成語有的帶有貶義,有的則較為中性或形象生動。以下是常見的“蟲”字成語及其解釋。
二、蟲的成語匯總表
成語 | 含義 | 出處/用法 |
蟲蟻 | 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 《左傳》:“雖有蟲蟻之微,不可輕視。” |
蟲書 | 古代一種篆書字體,筆畫如蟲形 | 《說文解字》:“蟲書,蟲形之書?!? |
蟲豸 | 比喻卑賤之人或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 《史記》:“人皆謂我為蟲豸?!? |
蛾眉螀(蟲) | 形容女子眉毛細(xì)長如蟲 | 《楚辭·九歌》:“蛾眉螀兮,誰與同?” |
蟲篆 | 古代一種細(xì)小的文字書寫方式 | 《晉書》:“蟲篆之工,莫能及也。” |
蟲食 | 比喻逐漸被侵蝕、消耗 | 《后漢書》:“國庫日耗,蟲食其財?!? |
蟲害 | 指昆蟲對農(nóng)作物的破壞 | 農(nóng)業(yè)術(shù)語,常見于農(nóng)事報告中 |
蟲草 | 一種名貴藥材,由蟲和草共生而成 | 《本草綱目》:“蟲草,補(bǔ)肺益腎?!? |
蟲言 | 比喻語言低微、不值一提 | 《世說新語》:“其言蟲言,不足聽?!? |
蟲部 | 漢字部首之一,用于分類帶“蟲”字的字 | 《康熙字典》 |
三、結(jié)語
“蟲”雖然在日常生活中常被視為微小、無足輕重的存在,但在成語中卻有著豐富的象征意義。從“蟲豸”到“蟲草”,從“蟲書”到“蟲害”,這些成語不僅體現(xiàn)了古人對自然界的觀察,也反映了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判斷。了解這些成語,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漢語的表達(dá)方式和文化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