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月荷鋤歸的前一句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出自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全詩為:
>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歸隱田園、親自耕作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他對自然生活的熱愛與對世俗名利的淡泊。
一、詩句背景總結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的文學家、田園詩人,以“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jié)著稱。他厭倦官場生活,選擇歸隱田園,過上了自給自足的農(nóng)耕生活?!稓w園田居》系列詩正是他在這種心境下的作品,反映了他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簡樸生活的滿足。
“帶月荷鋤歸”這句詩,生動地描繪了詩人勞作歸來的情景:天色已晚,月亮升起,他扛著鋤頭,踏著月光回家。這一畫面充滿了詩意與寧靜,也體現(xiàn)了詩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態(tài)度。
二、相關詩句對比表
句子 | 出處 | 內(nèi)容 | 含義 |
晨興理荒穢 | 《歸園田居·其三》 | 清晨起來清理田地雜草 | 描寫詩人早起勞作,辛勤耕種 |
帶月荷鋤歸 | 《歸園田居·其三》 | 晚上披著月光扛著鋤頭回家 | 展現(xiàn)詩人勞作后歸家的畫面,充滿詩意 |
道狹草木長 | 《歸園田居·其三》 | 路窄草木叢生 | 表達田園環(huán)境的自然與荒蕪 |
夕露沾我衣 | 《歸園田居·其三》 | 晚上露水打濕了衣服 | 表現(xiàn)勞作的辛苦與自然的親近 |
衣沾不足惜 | 《歸園田居·其三》 | 衣服被露水打濕也不值得可惜 | 表達詩人對自然勞作的坦然與滿足 |
但使愿無違 | 《歸園田居·其三》 | 只要我的愿望不違背本心 | 抒發(fā)詩人堅持理想、不隨波逐流的心志 |
三、結語
“帶月荷鋤歸”的前一句是“晨興理荒穢”,這兩句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時間線:從清晨到夜晚,展現(xiàn)了詩人一天的勞作過程。通過這樣的描寫,陶淵明不僅表達了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也傳達出一種安于現(xiàn)狀、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境界。
在今天快節(jié)奏的社會中,這樣的詩句依然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提醒我們珍惜簡單的生活,回歸內(nèi)心的寧靜與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