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巧奪天工是什么意思】“巧奪天工”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用來形容技藝高超、精妙絕倫,尤其是指人工的制作技藝可以與自然的造化相媲美。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藝術(shù)作品、建筑、工藝品等的精美程度。
一、成語解釋
項目 | 內(nèi)容 |
成語 | 巧奪天工 |
拼音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出處 | 出自《紅樓夢》:“這小丫頭子生得風(fēng)流俊俏,舉止輕盈,真?zhèn)€是巧奪天工?!? |
含義 | 形容人工技藝極其精巧,可以與大自然的杰作相比 |
用法 | 多用于褒義,形容藝術(shù)品、工藝品、建筑等的精美程度 |
近義詞 | 精雕細琢、鬼斧神工、匠心獨運 |
反義詞 | 粗制濫造、笨手笨腳、不堪入目 |
二、使用場景舉例
場景 | 示例句子 |
藝術(shù)品評價 | 這幅畫的筆觸細膩,色彩豐富,真是巧奪天工。 |
建筑設(shè)計 | 那座古塔的設(shè)計巧妙,堪稱巧奪天工。 |
手工藝品 | 這件玉雕工藝精湛,簡直巧奪天工。 |
三、常見誤區(qū)
1. 誤用對象:該成語多用于人工制品,不能用于自然景觀本身。例如,“黃山的景色真是巧奪天工”是不恰當(dāng)?shù)摹?/p>
2. 過度使用:雖然“巧奪天工”很常用,但若頻繁使用,會顯得缺乏新意,建議根據(jù)語境選擇更貼切的詞語。
四、總結(jié)
“巧奪天工”是一個表達高度贊美和欣賞的成語,強調(diào)的是人工技藝的精妙與自然之美相媲美。在日常使用中,應(yīng)注意其適用范圍,避免誤用。掌握好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有助于提升語言表達的準(zhǔn)確性和表現(xiàn)力。